壺鈴(Kettlebell)
這個詞最早在西元1704年就在俄羅斯的字典裡出現
當時壺鈴被拿來作為秤重的工具
每當有節慶時
農夫就會藉由甩盪壺鈴 (Swing) 來展現力量
很快地
俄羅斯人就發現壺鈴運動能夠為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
漸漸的就普及到一般群眾
19 世紀初期
壺鈴訓練廣泛流行於農夫、軍人、大力士以及運動員之間
前蘇聯官方委員會發現壺鈴這種簡便的訓練工具
能夠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並且大幅降低醫療支出
於是在西元 1981 年開始廣為推行壺鈴訓練
後來許多研究也證實
壺鈴可有效提升心肺適能與核心肌群
此外
壺鈴訓練的動作模式和傳統奧林匹克舉重相似
進而可帶來全身肌力、下肢爆發力的訓練效果
前蘇聯的奧運舉重選手更是將壺鈴訓練加入訓練課表中
以改善弱邊的肌力
⬇️ 下方影片為Wendy教練示範「壺鈴抓舉」的動作模式:
美國運動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ACE)
也曾就壺鈴所耗用的能量和運動強度發表研究
指出壺鈴運動在燒脂方面效果十分強勁
原來20分鐘的壺鈴運動
能在每分鐘燃燒最少20.2卡路里
平均要跑6公里(大約40分鐘)才能達到
⬇️ 下方影片為Wendy教練示範「盪壺」的動作模式:
🔆 不同於一般單純對抗重力的重量訓練
壺鈴透過甩盪讓身體不斷面對重量的轉移而做出協調、控制
對於神經肌肉適應又是一種新的挑戰
在學習正確的壺鈴動作與技術後
試著將壺鈴運動加入訓練菜單
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訓練規劃
一同體驗壺鈴帶給我們的改變吧!
文章撰寫:Wendy教練
想了解更多關於Wendy教練的資訊嗎?
👉🏼 點此處可連結至Wendy教練的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