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訓練被迫暫停,其實在室內你可以練得更好!
每當疫情高峰,賽事停辦第一個想到的會是?
沒錯~肯定是場場超過5000人群聚的跑步賽事
既然躲都躲不掉,與其埋怨不如看看停賽期間可以做些什麼吧!

保持肌力:
利用600ml~6000ml水瓶做負重
我們可以練的動作其實比想像中的還多
可將訓練分為單邊與雙邊。
(分腿蹲或深蹲等動作)

練習跑姿:
與其要在室外練習跑姿
其實更適合在室內
平常在室外不好架設攝影機
現在機會來了!
好好的將自己跑姿錄起來反覆調整
可原地練習腳掌「落下」以及「回彈」的感覺
也可利用牆壁練習身體角度的改變達到速度控制

維持心肺:
最大攝氧量的提升未必需要長時間或固定強度的方式才能提升
若用間歇的方式即可提升
那麼在家中就可以做得到!
登階或跳繩都是很好操作間歇方式
例如:每100次就休息2分鐘,總共操作4組。

保養肌肉:
身體很辛苦~
小至生活、大至比賽
沒有一刻能夠不用到它
總是抱怨訓練都沒時間、上班沒時間、睡覺沒時間
現在有大把的時間
是不是該把那封塵已久的瑜珈墊拿出來了?
跑者最常使用到的肌肉群不外乎就是下肢
相較於放鬆大、小腿前後側外
髖關節的肌肉群常常被忽略!
這往往也是造成髖夾擠、膝蓋抬不高的原因

現在全民上下一心,記得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和保持安全距離呦!
文章撰寫: Fisher 教練
想了解更多關於Fisher教練的資訊嗎?
請點此處 👉🏼 @awoo302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