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教育基地

沒想到這樣就斷了

😱😨😰沒想到腿後肌肌腱斷裂,這樣就斷了
📌腿後肌斷裂佔30%新產生的下肢傷害,常見的位置是骨盆底連接的位置以及腿後肌遠端的肌肉肌腱交會處,最常發生於需要急速加速的運動(ex.如足球、或是拍攝衝刺的影片)。

📣在 #運動表現科學Level1 @coastline.training 中特別提醒學員們進行爆發力/速度/敏捷訓練前如何設計熱身項目,例如動態熱身、抗伸展屈曲側屈旋轉等動作。

📌傷害的機轉大致是快速的離心轉換時,肌肉從拉到最長然後突然停止或反向造成肌肉斷裂。在衝刺時常見的就是在跨步時的髖屈膝伸到極限後接到足跟落地時的離心向心轉換。

📌絕大部分的腿後肌肌腱斷裂是不需要手術的,而需要手術的適應症:
1.腿後連接骨盆底的撕裂性骨折
2.六個月以上的斷裂未癒合
3.2條肌腱>2cm以上的斷裂
4.三條肌腱以上的斷裂

📌在大部分非手術治療中,須保護性的部分承重四周後開始物理治療及訓練,而腿後肌肌腱需要六周的時間癒合。PRP目前顯示針對急性損傷的病人,在超音波導引注射下有機會讓球員能夠提早回場。(註:回場標準是腿後肌力量要回到未受傷那隻腳的90%)

📌預防腿後肌受傷四大Check:
✔安排運動前準備與熱身選擇 #運動表現科學Level1 @coastline.training
✔腿後肌/股四頭肌的力量比 <0.6
✔雙腳腿後肌力量差距10~15%
✔因為髖伸角度不足也是受傷的風險因子,在 #FTA @train_balance 的系統化評估模式中提到活動度不足的關節,除了判斷要放鬆與伸展哪些肌群外,還要根據評估結果選擇適性的矯正動作,而不是做一些例行熱身卻跟問題點相關性很低的事,因此本次案例除了加強腿後離心訓練外,髖關節的活動度訓練也是相當重要的。

📌「無論你是不是一位運動員,當自身身體的能力被提升後,無疑能給生活帶來莫大的改變,而這些能力可能包含了,肌力、爆發力、速度、敏捷或是跳躍的能力等。當身體素質建構完整,在日常生活又或是在運動賽場上的自己,都能夠更隨心所欲地操縱自己的身體。」from #運動表現科學Level1

🙋‍♂️🙋🙋‍♀️更多探索知識學習與實操體驗直接FB搜尋「悍草教育基地」

文章撰寫:運動醫學科 陳彥志醫師

Author 悍草訓練

More posts by 悍草訓練

Leave a Reply

04-23262181